池州生态经济学校
护理专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护理(720201)
二、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证书、行业企业标准 和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72) | 护理类(7202) | 卫生(84) | 内科护士(2 -05 -08 -01),儿科护士(2 -05 -08 -02),急诊护士(2 -05 -08 -03),外科护士(2 -05 -08 -04),社区护士(2 -05 -08 -05),口腔科护士(2 -05 -08 -07),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北京中民福祉教育有限公司)、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医科类本专科院校输送合格生源。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向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护能力。
(4)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5)能运用各项技能对生命各阶段个体开展整体护理。
(6)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7)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8)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及实习实训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用普通语)、文字欣赏、应用文写作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172 |
2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学会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 | 102 |
3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 136 |
4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熏陶艺术情怀。 | 36 |
5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并注重培养学生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历史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 81 |
6 | 体育(传统体育与功法锻炼)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具有正确的健康概念和审美观念;学生能够较熟练地学会1-2种科学的健身、娱乐、休闲方法,增强自我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116 |
7 | 化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开设,使学生理解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化学运算的基本能力,能够应用基本的化学原理理解、认识生活和工作,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32 |
8 | 劳动 |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感情,提高劳动技能素质,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58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会使用office软件编辑文本,运用PowerPoint 进行多媒体制作,掌握Internet应用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技能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100 |
10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养学生自觉知法守法的意识。 | 36 |
11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 36 |
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标准》开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 32 |
13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开设,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 12 |
14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 主要内容有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行为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以及护士日常工作礼仪等。使学生掌握护理礼仪的基本内容以及应用技巧,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礼仪的各项要求恰当地加以运用,体现良好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及护理职业的需要。 | 32 |
(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课时 |
1 | 解剖学基础 | 主要介绍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使学生获取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所必须的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技能课程,提高专业素质,增强适应职业需求的能力,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卫生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 96 |
2 | 生理学基础 | 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生命活动规律或功能。研究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及其发生过程等,为学生后续医学课程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 64 |
3 | 病原与免疫学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两部分组成。该程主要介绍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及免疫学的有关知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 54 |
4 | 病理学 | 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及发生发展规律,学习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联系,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与疾病和严谨认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态度,培养积极对待和正确认识疾病的意识,能够初步运用病理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临床问题,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 54 |
5 | 药物学基础 | 使学生掌握药物学的基本理论和药物应用的基本技能,熟悉合理用药原则,培养正确执行医嘱,按照护理程序评价药物疗效,指导合理、安全用药的能力。 | 72 |
6 | 健康评估 | 主要包括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健康使评估、常见症状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实验室评估、心电图及影像学评估、护理病历书写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做出初步的科学的判断,会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 | 72 |
(三)专业课程模块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课时 |
1 | 护理伦理与法规 | 主要介绍护理伦理学理论基础,护士执业中的原则、规范与范畴,护理人际关系伦理和临床护理伦理;护士管理法律制度、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法律制度、护士执业行为活动相关法律制度等主要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护理伦理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护理实践,解决护理工作中涉及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质量。 | 24 |
2 | 急救护理技术 | 急救护理技术主要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急诊处理原则、重症监护及常见急重疾病如:创伤性休克、常见临床危象、急性器官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各种意外伤害的救治和护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危重病症病人进行抢救和护理。 | 54 |
3 | 中医护理 |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康复和治疗的活动。《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本课程既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实践性,重视理论知识糸统性,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常用技能。为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的高级人才莫定了基础。 | 36 |
4 | 心理与精神护理 |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常见心理、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潜在的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记住常见的心理与精神障碍护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护理技能,能正确处理各种心理与精神障碍的常见护理问题。 | 24 |
5 | 社区护理 | 社区护理主要内容有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行为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以及护士日常工作礼仪等。使学生掌握护理礼仪的基本内容以及应用技巧,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礼仪的各项要求恰当地加以运用,体现良好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及护理职业的需要。 | 24 |
6 | 护理学基础 | 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掌握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168 |
| 妇产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要内容是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非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等。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 | 72 |
8 | 内科护理 | 内科护理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等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主要任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健康与社会家庭文化需求提供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 126 |
9 | 外科护理 | 外科护理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外科领域病人的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群健康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常规,并能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 120 |
10 | 儿科护理 | 儿科护理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患病儿童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树立“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 | 68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教学学时分配表(附件1)
2.教学进程表(附件2)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为护理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有良好的师德;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对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专业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师资队伍应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当外聘企业在职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
(二)教学设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医院携手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达到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进一步加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与各地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实用人才,为医院为社会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接受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接受学生跟岗实习。参与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实习。搭建职业场所能力训练的平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在实训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文件规定,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根据需要编写校本特色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2)选择时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选用合适教材;教材应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教材使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特性,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2.图书文献配备
图文献配备应能满足学生全面培养、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等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资源配套
充分将校内外各项数字资源应用于专业教学。
(1)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方向课程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完成标准化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素材、题库等数字资源建设,并在校内学习平台上搭建课程,加大课程资源建设,便于学生学习。
(2)依托国家资源库建设平台,完成资源库课程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
(3)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丰富课程教学形式。
(四)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操作流程进行示范操作,边做边讲解。
2.情景模拟法:
模拟医院的病房环境,模拟医院的疾病发生情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技能分组练习如何处理医院常见的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讨论法:
在讲授核心课程各系统疾病过程中拿出经典病例样本,学生就样本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上进行讨论。使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4.实物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将实物和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人体结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
(五)学习评价
1.课程考核的核心:
(1)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能力掌握的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
2.考核方法:
(1)知识考核:笔试 30%
(2)岗位能力考核:项目实践训练 50%
(3)职业素质考核 20%
3.考核要求:
(1)理论考试:期末笔试,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2)实践考核:有专任教师和医院指导教师,履行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现场管理与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过程与工作态度几工作完成的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利用教育信息化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将行业企业引入教学管理,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资深教师参与的督导组,建立由学校教学机构、实习就业机构、行业企业专家、同行院校专家、学生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一)操行分要求
思想品德评价合格,并且毕业前各学期平均操行分不低于60分。
(二)学分要求
毕业前需修满本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学分,每16个学时为1个学分,共需修满130学分,且每门课程考试达到合格线。
十、附录
附表1:教学时间分配表(周)
学年 | 教学 | 课间见习 | 临床实习 | 考试 | 岗前培训 | 入学军训教育 | 实习前教育 | 毕业前教育 | 假期 | 机动 | 总计 |
一 | 34 | 2 | 2 | 2 | 40 | ||||||
二 | 32 | 2 | 2 | 2 | 2 | 40 | |||||
三 | 32 | 3 | 3 | 2 | 40 | ||||||
合计 | 66 | 2 | 32 | 4 | 3 | 2 | 2 | 3 | 0 | 6 | 120 |
附表2: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 | 按学期分配 | 学时数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考试 | 考查 | 总计 | 课堂教学 | 实践教学 |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1学期 | 第2 | ||||
16周 | 18周 | 18周 | 6周 | 10周 | 40周 | |||||||||
每周学时数 | ||||||||||||||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 | 32 | 28 | 4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28 | 8 | 2 | ||||||||
3 | 体育与健康 | 2 | 68 | 8 | 60 | 2 | 2 | |||||||
4 | 传统体育与功法训练 | 4 | 48 | 8 | 40 | 2 | 2 | |||||||
5 | 语文应用基础 | 2 | 2 | 68 | 68 | 0 | 2 | 2 | ||||||
6 | 英语 | 2 | 2 | 68 | 68 | 0 | 2 | 2 | ||||||
7 | 数学应用基础 | 2 | 48 | 48 | 0 | 3 | ||||||||
8 | 信息技术基础 | 2 | 68 | 8 | 60 | 2 | 2 | |||||||
9 | 历史 | 1 | 1 | 27 | 27 | 0 | 0×7/3×9 | |||||||
10 | 化学 | 1 | 1 | 32 | 28 | 4 | 2 | |||||||
11 | 美术 | 3 | 18 | 6 | 12 | 1 | ||||||||
12 | 音乐 | 3 | 18 | 6 | 12 | 1 | ||||||||
13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 1 | 32 | 16 | 16 | 2 | ||||||||
14 | 劳动 | 4 | 58 | 0 | 58 | 1 | 1 | 1 | 1 | |||||
15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4 | 28 | 10 | 18 | 1×7/0×9 | 1×9/0×9 | 1×9/0×9 | 1×4/0×4 | |||||
16 | 红色教育 | 4 | 30 | 10 | 20 | 0×7/1×9 | 0×9/1×9 | 0×9/1×9 | 0×4/1×4 | |||||
合计 | 679 | 367 | 312 | |||||||||||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 17 | (人体)解剖学基础 | 1 | 96 | 76 | 20 | 6 | |||||||
18 | 生理学(基础) | 1 | 64 | 52 | 12 | 4 | ||||||||
19 | 病原与免疫学 | 2 | 54 | 42 | 12 | 4×9/2×9 | ||||||||
20 | 病理学(基础) | 2 | 54 | 46 | 8 | 4×9/2×9 | ||||||||
21 | 健康评估 | 2 | 72 | 52 | 20 | 4 | ||||||||
22 | 药物学基础 | 2 | 72 | 60 | 12 | 4 | ||||||||
合计 | 412 | 328 | 84 | |||||||||||
专业课程模块 | 23 | 护理学基础 | 4 | 168 | 70 | 98 | 4 | 4 | 4 | |||||
24 | 外科护理 | 4 | 126 | 112 | 14 | 0×9/6×9 | 4 | |||||||
25 | 急救护理技术 | 4 | 54 | 30 | 24 | 4×9/2×9 | ||||||||
26 | 中医护理 | 3 | 36 | 24 | 12 | 2 | ||||||||
27 | 妇产科护理 | 4 | 72 | 56 | 16 | 4 | ||||||||
28 | 内科护理 | 4 | 126 | 100 | 26 | 4 | 6 | |||||||
29 | 儿科护理 | 4 | 68 | 50 | 18 | 2 | 4 | |||||||
30 | 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 | 4 | 24 | 20 | 4 | 4 | ||||||||
31 | 心理与精神护理 | 4 | 24 | 20 | 4 | 4 | ||||||||
32 | 社区护理 | 4 | 24 | 18 | 6 | 4 | ||||||||
合计 | 716 | 500 | 216 | |||||||||||
必修线下课合计 | 1807 | 1195 | 612 | |||||||||||
线上课板块 | 33 | 语文应用基础 | 104 | 104 | 2 | 2 | 2 | |||||||
34 | 数学应用基础 | 54 | 54 | 3 | ||||||||||
35 | 英语 | 68 | 68 | 2 | 2 | |||||||||
36 | 历史 | 54 | 54 | 3 | ||||||||||
37 | 信息技术基础 | 32 | 32 | 2 | ||||||||||
38 | 哲学与人生 | 36 | 36 | 2 | ||||||||||
39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12 | 12 | 2 | ||||||||||
必修线上课合计 | 360 | 360 | 6 | 10 | 4 | 2 | ||||||||
40 | 失智老年人照护 | 老年护理 | 84 | 54 | 30 | 4 | 2 | |||||||
41 | 介护课程 | 涉外护理 | 84 | 54 | 30 | 4 | 2 | |||||||
42 | 眼科学课程 | 眼科护理 | 84 | 54 | 30 | 4 | 2 | |||||||
43 | 美容实用技术 | 美容技术 | 84 | 54 | 30 | 4 | 2 | |||||||
44 | 母婴护理 | 母婴护理 | 72 | 46 | 26 | 4 | ||||||||
45 | 助产技术 | 母婴护理 | 12 | 8 | 4 | 2 | ||||||||
选修线下课合计 | 84 | 54 | 30 | 4 | 2 | |||||||||
线下总学时与周学时合计 | 29/32 | 32/34 | 32 | 32 | ||||||||||
课内总学时 | 2251 | 1609 | 642 | |||||||||||
岗位实训与课间见习 | 60 | 60 | ||||||||||||
毕业实习 | 960 | 960 | ||||||||||||
总学时与周学时合计 | 3271 | 1609 | 1662 | |||||||||||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 | 1:1 | |||||||||||||
毕业考试科目 | 护理学基础 、临床护理、护理技能 |